考研幫 > 專業(yè)課 > 復習經(jīng)驗

2017清華大學國際新聞專業(yè)考研經(jīng)驗分享

  【摘要】我參加了2017年清華國新研究生考試,在愚人節(jié)當天得知被錄取,這個時間點非常微妙也非常難忘。以下是一些備考過程中的經(jīng)驗和感受,每個人的復習方法都不一樣,個人經(jīng)歷僅供參考。

  一、初試(500分,專業(yè)課300分)

  1、論文整理

  清華國新老師的論文均是重點,在閱讀論文的時候有意識地將論文分類,如媒介前沿、評價媒介事件、公共外交理論、評價國際新聞媒體等。

  列好框架后,清新其他老師的與國際傳播相關論文也可以整理到各個框架之下,同時當年的《國際新聞界》(人大)、《全球傳媒學刊》(清華)、《對外傳播》、《青年記者》等期刊雜志中與國際新聞相關的論文也可以整理到之前建立好的框架之中。

  做好論文整理工作621這門考試基本成功一半,剩下的需要保持閱讀新聞的習慣,有意識地總結(jié)一些名詞解釋。

  2、新聞閱讀和中英新聞編譯

  每天瀏覽新華社頭條以及新華國際,英語新聞網(wǎng)站可關注新華社英文版每日最重要的兩條、ChinaDaily的頭條和world部分。

  手機中多下載一些英語新聞app,如BBC、CNN、AP、ChinaDaily等,保持對新聞導語用詞的敏感度。

  新聞評論可多閱讀俠客島、新京報等公眾號,英文新聞評論可閱讀ChinaDaily的評論部分。

  寫評論前可以閱讀一些相關的理論書籍,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自己多練多寫,一些優(yōu)秀的評論可以背誦(英文)。

  二、復試

  1、筆試(100分)

  往年都是三道題目,且都是編譯。

  今年考了一道英文的"一帶一路"新聞評論(30分),兩道國際傳播基礎知識:1.以最近的國際新聞為例,評價媒介融合對國際新聞傳播的利弊和影響。(30分)2.論述"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方法(40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即使初試結(jié)束了初試的一些東西還是要看看,看書就不必了,看看自己總結(jié)的筆記就好,貌似今年大家都沒有準備,所以影響不大。

  2、面試(100*4)

  復試需準備1~2分鐘的英文自我介紹,最好熟練自然,語速不要太快。

  紙質(zhì)材料中科研計劃最好提前準備,初試結(jié)束后就可以仔細思考,可能需要用英文回答一些科研計劃的問題。

  本科階段的科研項目或?qū)嵙暯?jīng)歷都有可能被問到,可能需要用英文回答,做一些準備。

  初試后也要保持對新聞的關注度,老師可能會問到和時事相關的問題。今年復試面試時老師似乎問了很多同學"一帶一路"有多少個國家這樣的基礎問題。

  如果是跨考生,思考一下本科階段的科目與國新的契合點,還有一些對本科專業(yè)的宏觀理解的問題。

  找對正確的方法方向很重要,剩下的就是毅力和堅持,再加一點運氣,畢竟清華國新每年的錄取名額很少,可以被錄取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

  我也不太想講多么勵志的故事,大概就是不論成敗,沒讓自己后悔,就是最好的結(jié)果吧。

  (我是實習小編夏至: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
 

關于"最后階段,真題的正確打開方式_備考經(jīng)驗_考研幫"15名研友在考研幫APP發(fā)表了觀點

掃我下載考研幫

考研幫地方站更多

你可能會關心:

來考研幫提升效率

× 關閉